星洲日報
馬來西亞和中國自 1974 年建立邦交,自此兩國在工商貿易發展、官方往來、民間合作及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果。
曹觀友行政議員 11/16 下午在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檳州分會主辦的『馬中光輝40 載』研討會說,人們看到中國崛起及其對全球經濟的衝擊,而中國已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
他說,第九屆東亞峰會剛在緬甸落幕,明年第十屆輪值主席國再次是馬來西亞,這是我國繼 2005 年第一屆之後第二次成為主席國。馬來西亞和中國之間的合作相當成功,已促進兩國的友好關係進一步升華。
商貿成果豐 馬中人民互惠
馬中總商會檳州分會會長鄭榮興說,馬來西亞是 40 年前第一個和中國邦交的東盟國家,這些年來兩國人民都嘗到雙邊商貿帶來的豐碩成果。
「上星期,馬中兩國在中國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大會(APEC),正式宣佈同意在吉隆坡建立人民幣結算銀行。這對兩國商家是天大的喜訊。剛結束的第九屆東亞峰會,中國總理李克強力促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預告將與東盟國家簽署睦鄰與友好合作條約,再一次說明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視。全球都對中國經濟往來採取樂觀和積極的看法,大家都爭取主動出擊,極力拉攏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市場的份額。不過,必須提醒,與中國商貿往來或投資,不能不對中國政治,及商貿投資政策有所瞭解。」
中國崛起成第二強 世界經濟重心移向亞洲
該會名譽會長丹斯里林玉唐祝賀馬中總商會檳州分會慶祝成立十五週年紀念,並成功承辦馬中建交四十週年慶典系列活動。
「這 40 年來,馬中兩國經貿額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長。去年雙邊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共達 1060 億 8000 萬美元,比 2012 年增長11.9%,馬來西亞已連續 6 年成為中國在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世界經濟增長重心已從西方移向亞洲,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東盟加中國 19 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對促進整個亞洲經濟發展是一股強大助力。
「東盟與中國 2002 年的雙邊貿易額只有區區 547 億 2000 萬美元。2013 年達到 44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9%。中國與東盟有望於 2015 年達到雙向貿易 5000 億美元的目標。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濟融合,為亞洲經濟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 10 月初官訪印尼和馬來西亞時指出,中國爭取在 2020 年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達1萬億美元。」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569之一號
客服專線:0800-50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