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浪新聞中心

今年6月,四川希望銀行被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作為四川首家民營銀行、全國第七家民營銀行,其未來有望成為中西部首家移動互聯網銀行。

按照主要發起人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的設想,四川希望銀行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籌建並正式營業。

這意味著,在新的民營銀行重點布局中西部地區的趨向下,成都做好了準備,且抓住了機會。

成都期待,基於自身很好的金融產業發展基礎,四川希望銀行能紮根成都、服務全國,力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成都本土民營金融機構,為成都金融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劉永好寄予了類似的願景:四川希望銀行致力成為普惠金融服務的實踐者,為成都經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伴隨成都在全國金融圖譜中扮演分量趨重的角色,7月23日至24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首次蒞臨這座中國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有了更好被全世界了解的絕佳機會。

這也同時預示著,成都被賦予更多的肯定,在加速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全面推進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中,步履堅定並加速。

成都「時間」

成都,天府之國,是南絲綢之路起點、北絲綢之路重要貨源地。作為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的誕生地,成都是古代中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人稱「揚一益二」。

在多年積極推行對外開放后,成都正努力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以及聯通歐洲泛亞橋頭堡,已成功舉辦財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歐洽會、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等重大國際會議。

成都也日漸疊加重要頭銜:中西部地區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美國米爾肯智庫「中國最佳表現城市」第一名,《財富》雜誌「2015年中國十大創業城市」之一。

古時的輝煌,延續至今的經濟文化基因,以及今時重拾榮光,使得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落地成都,順理成章。

這將是屬於成都的「時間」:成都將舉辦其目前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國際性會議,更多嵌入講述成都的故事。

這樣的信心還來自於,成都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排名中西部第一、全國第六,其金融業輻射整個西部,擁有銀行、證券、保險等組織形式齊全、功能完備、運行穩健的金融體系,是西部金融機構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外資實際利用、進出口總額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金融交易量和外資金融機構數量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

蓬勃之勢下,平安銀行與成都市於去年8月共同設立成都平安城市發展基金,主要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產業、國資改革等領域。

平安銀行行長邵平曾表示,成都的良好政務環境和廣闊市場空間,堅定了平安銀行在成都拓展的發展信心,公司將積极參與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推動雙方合作向縱深發展。

正如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所建議的,吸引更多的創投機構,政府需要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政務服務。

成都的做法是,通過優化政務服務,不斷提高政府部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行政許可項目減幅達91%,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減幅達81%,是全國同類大城市中保留行政審批項目數量最少的城市之一。

同時,成都採用與國際接軌的網上政務大廳和移動政務大廳等創新型政務服務模式,設立重點項目VIP服務室、投資創業VIP服務窗口,為企業和個人投資、創業提供全程免費代辦服務。現場辦結和按時辦結率均達100%。

成都力圖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營造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環境和「創業之城、圓夢之都」的社會氛圍。

這樣的努力下,成都充分發揮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交匯城市的疊加效應,主動融入、深度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逐漸發展成為國際產業合作和經貿往來的活躍匯聚點,向「立足西部、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西部區域物流中心和面向亞歐的國際貿易物流橋頭堡趨進。

數據顯示,已有15個國家獲批在成都設立領事機構;成都與31個城市建立國際友城關係,開通88條國際航線,成為中國航空樞紐第四城,並將成為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年度舉辦國際會展130餘次。

成都的國際化、前沿化,使其與深圳前海有了一拍即合的效應。前海是金融政策先行先試的示範窗口,又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金融創新氛圍濃厚。

在前不久落幕的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成都前海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其是國內首次由兩地政府共同設立的投資引導基金,也是成都首個統一的政府投資基金。成都前海產業投資基金母基金規模為400億元,將帶動2000億元以上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上萬億元。

成都市金融辦一位負責人表示,這一基金疊加了深蓉兩地在跨境融資便利化政策和金融資源方面的優勢,開啟了深蓉金融合作嶄新篇章,在全國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示範效應。

金融第四極

在成都不斷釋放影響力,形成更多「成都現象」、「成都效應」時,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隨即召開,將讓這種效應成倍擴展。

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風向標,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使得全球各國政要、金融專家、高層商務人士的目光彙集成都。「共促增長、共擔責任、共建治理、共享發展」的主題下,會議將聚焦全球經濟形勢、增長框架、投資和基礎設施等。成都有望找准自身結合點,大力展示成都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提升服務業發展,進一步促進成都加速建設金融業核心城市,為新常態下成都發展提供新動能,並全面推進成都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步伐。

金融業是其中重要一環。

今年1月,四川省社科院金融與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小琪直言,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正當其時」。「成都有著較強的金融資源集聚能力基礎和政策環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對成都金融發展持看好態度。

周曄亦看好成都金融業的未來。他是匯付天下的總裁,致力服務新興金融企業。去年8月末,匯付天下與成都建立長期、全面、深度的戰略合作關係,在中國西部率先高標準聚集發展互聯網金融等高端產業。

在周曄看來,成都擁有無可替代的人才優勢,西南財大、電子科大每年都會向當地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的金融和IT技術人才。

事實也正如此。成都目前擁有各類人才約354萬人,位列西部地區第一。通過積極實施「人才新政十條」,成都為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頂尖團隊項目引進提供有力資助,搭建企業平台,促進區域經濟合作。

成都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市金融辦將在打造成都「金融智庫」的基礎上,加快推動設立總規模預計超過200億元的創業、產業及人才三大專項基金,搭建資本創富、資本興蓉的創新創業平台。

周曄還認為,作為正在崛起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產業集聚優勢明顯。

以成都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為例,這裏培育出了首個進入歐盟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治療性藥品的地奧、佔據乙肝人免疫球蛋白出口量半壁江山的蓉生,擁有國內最大先導化合物庫的先導藥物等一批優秀企業。

更讓周曄看重的是,成都當地政府對發展新興金融企業的積極態度和相關的配套支持政策,「將為這一行業帶來更為有利的外部發展空間。」

周曄說,未來,小貸、私募、消費金融等新興金融企業數量將會進入一個井噴時期,成都完全可以和北上廣等新興金融發展較早的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打造成為服務西部乃至全國的新金融中心。

成都的目標是,以「中國金融第四極」總體定位為戰略指引,重點打造「資本市場、財富管理、離岸中心、創投融資、新型金融」五大核心競爭力。在其2016年的具體規劃中,將推動設立成都股權眾籌交易所、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所等一批創新型金融要素交易機構,奠定成都在全國創新要素市場先發地位;強化創業金融集聚輻射功能,助推創新創業等。

這樣的描述,正讓企業「西南飛」現象愈加密集。

今年6月底,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前海金控」)的多家合作夥伴與其一同來到成都,有意在成都設立機構。前海金控未來也將帶一些企業和項目到成都,發揮產業引導作用,通過設立基金等方式,把成都的機構建成其在西部發展的中心。

前海金控董事長李強表示,前海與成都合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務於成都的實體經濟,「使金融資源更好地、更高效地應用於實體經濟中。」

可以預見,成都在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尋找金融與產業更好的「化學反應」,已有了更多的可能。成都在不斷趨近西部金融中心的路途中,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夯實不斷邁進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的步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by 的頭像
    Feby

    Feby 小日記`❤

    Fe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