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新浪網

四川作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如何改革創新,如何開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西南模式,如何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充分發展,是需要所有四川人思考的大課題。

區位特徵決定改革創新須有四川特色,創新要素的有效整合決定改革創新的「四川高度」。「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走向世界」是「四川特色」的根本。四川作為軍工大省、科技大省、教育大省,擁有一批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國防重裝企業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應打破各種「閥藩籬」,學會並善於利用市場活力來激發創新。

要以創新體系的構建來統籌四川的改革創新,以制度規範的建設來保障西南地區的可持續創新。四川應當一方面簡化行政審批制度、轉變政府管理職能、放寬科技創新市場准入、擴大科研經費的自主使用,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政府對創新主體的不合理干預;另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產學研合作機制的確立、開闢萬眾創新的沃土,以政策支持激發社會創新的活力。

四川立足西南,面向南亞。與四川毗鄰的南亞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印度是「金磚五國」成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被譽為「新鑽十一國」成員,斯里蘭卡和阿富汗的戰後重建、尼泊爾轉口經濟戰略和馬爾地夫的海港旅遊設施建設等,都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創造出了巨大商機。因此,發展我國與南亞的區域合作,推動中國—南盟自由貿易區的最終形成,從而實現中國與印度洋周邊國家的互惠發展,將為西部經濟進一步騰飛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四川應當充分利用新興市場,深度融入全球化分工的浪潮,從而為「創新」的產出尋找市場利潤的保障。

改革創新要堅持「社會」導向,要將四川的地區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生態的和諧與改革創新結合起來。當前,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正面臨著關鍵時期,其間也出現了諸多「成長中的煩惱」。以環境污染為例,西部省區的工業化仍然是以「兩高一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為範式,部分省區的粗放經濟增長方式依然未有改變,其完成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任務難度頗大。四川的改革創新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不僅創造巨大的環境治理市場,同時也為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堅持以促進社會和諧、生態和諧為主旨,將創新的成果應用於和諧社會建設,將為「中國夢」的實現作出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by 的頭像
    Feby

    Feby 小日記`❤

    Fe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