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

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表示,東協市場處處充滿商機,但以東協進步的速度,...

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表示,東協市場處處充滿商機,但以東協進步的速度,再過5年,台灣現有的產業優勢就不再存在。

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表示,東協市場處處充滿商機,但以東協進步的速度,再過5年,台灣現有的產業優勢就不再存在。

黃志芳上午出席「東協通路市場的未來趨勢與挑戰」研討會,黃志芳表示,新南向政策與舊南向政策最不同,過去是鼓勵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與土地,大部分做代工出口。

黃志芳指出,2016年的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為了降低成本做代工的企業,大部分都已轉移,新南向政策最重要的精神,是把東協當作台灣地區市場的延伸,鼓勵台灣企業界、在東協的台商去開拓東協的內需市場。

對於東協市場分析,黃志芳指出,東協富有階層與中下階層差異極大,不能用傳統經濟數字衡量東協,也不能用GDP衡量消費實力,平均國民所得與在東協親眼看到旺盛的消費力,幾乎完全不成比例,從商機的觀點就是「處處充滿商機」。

黃志芳舉例,東協國家都市人口非常富裕,馬來西亞平均國民所得為1萬美金,首都吉隆坡居民平均所得是2萬4千美金,大吉隆坡地區就有好幾百萬人口;印尼首都雅加達有2000多萬人口,平均所得是全印尼的的4倍,這種現象在東協很普遍。

黃志芳說,緬甸、越南經濟剛起步,通路只占銷售的10%,以台灣經驗來看,翻轉到50%的速度會非常快,這就是台灣企業的機會,且台灣與東協在地理、氣候、生活、消費習慣的接近,將讓台灣容易在東協建立自己的品牌。

黃志芳指出,東協有巨大商機,但可能稍縱即逝,以東協進步的速度,再過5年台灣可能就不再享有產業優勢,尤其是電子商務的急迫感更為明顯,他們認為東協是最後一班列車,2年到3年沒搭上,機會就不再存在。

arrow
arrow

    Fe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