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決定未來。
在9月11日召開的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成都正式吹響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號角。
“成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在昨日的會議上表示,這既是成都必須肩負的國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來發展的現實需要。
早已邁入“萬億級”城市俱樂部的成都今年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今年1~ 8月,成都工業投資預計完成1402億元,增長35.8%,增速位列副省級城市首位;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89家,總量居中西部第一。截至今年8月,城市資金總量超過4萬億元。
成都的定位是什麼?
今年4月,國務院在批复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並提出要把成渝城市群建設為國家級城市群。
何為“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城鎮體系的最高層級,在國家戰略佈局中肩負國家使命、代表國家形象、引領區域發展。
成都被選中,承載了國家的期許。
眼下,成都正面臨諸多歷史機遇。從天府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到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成渝城市群,再到最新的內陸自貿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佈局,可以看出,國家對西部、對四川、對成都發展寄予了厚望。
在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看來,這麼多重大機遇都給予一個城市,並不多見。唐良智表示,“我們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對歷史和城市負責的態度,深刻認識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黨中央國務院、四川省委省政府賦予成都新的歷史使命。”他在昨天的會議上指出,“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這不僅是目標,更應是行動。”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綠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徐輝曾參與“國家中心城市”最早相應文件的編制,他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從當前國際的發展形勢來看,中國需要在全國層面上相對均衡地探討中心城市概念,需要從沿海向全域開放轉變,所以國家也寄望於更多中西部城市來承擔更多的功能,需要成都來承接這一國家使命。
一位參會的成都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要從國家戰略、國家使命的維度去理解,它體現了(成都作為)一個西部城市的擔當。”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成都面向未來發展的現實需要。唐良智指出,近年來,成都城市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已經具備了基本條件。但他亦指出,“我們要進一步突破'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全球資源整合和競爭。”
在唐良智看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利於成都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全方位開放,提升成都在全球城市格局和產業分工體系中的位置;有利於成都爭取國家重大生產力佈局和重大政策資源;有利於成都進一步增強集聚功能和輻射作用,與綿陽、德陽、眉山等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產業互動、功能互補,與重慶、西安、昆明、貴陽等西部城市協同發展,助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會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總體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城鎮體系,同時吸引更多的要素來支撐整個區域的發展,形成區域性創新中心,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甚至可以有一些重大的突破性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形態或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記者了解,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建設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創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號角昨天已在成都吹響,這無疑將對成都未來的城市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