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到歐洲新增南線物流大通道
9月6日,一列滿載41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朝著終點站、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奔去。當天,成都市舉行了“中歐班列成都-伊斯坦布爾”的首發儀式。
這是成都向歐洲的又一條物流大通道。攤開世界地圖可以看到,從成都出發的中歐班列,已經深入歐洲中部,輻射歐洲南部,“北線”一旦開行,將基本形成對歐洲的“合圍”之勢。
看戰略佈局將形成3條國際物流乾線
成都-伊斯坦布爾班列從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始發,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到達哈薩克斯坦,由哈薩克斯坦位於里海東岸的港口阿克套乘船到達阿塞拜疆共和國首都巴庫,再由巴庫換乘鐵路到達格魯吉亞的波季,最終由波季通過公路運輸到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運行總里程約1.3萬公里,單程運行時間約15天。
線路全程採用了“鐵路+水路+公路”的多式聯運方式。儘管運輸方式複雜,但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營運部負責人認為,“開這條線值!”
這是成都面向南歐的一條物流乾線。從地圖上看,成都-伊斯坦布爾班列行經亞洲、歐洲國家,最後停駐在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可實現對南歐國家的輻射。
如果把上述線路稱作“南線”,那麼視線上移,則是成都至波蘭羅茲的“中線”,該線路終點站已經延伸至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深入中歐腹地。
往莫斯科、俄羅斯的“北線”正在醞釀中。據透露,三個跨境出口:阿拉山口岸、霍爾果斯口岸、滿洲里,“北線”選擇後者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北線”一旦開通,由成都發出的中歐班列,將基本實現對歐洲國家的“全覆蓋”。“這種格局的形成,對提升四川在'一帶一路'中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小剛說,搶占這一交通樞紐,形成多條對歐洲的貨源通道,四川的對外開放將更為活躍。
看現實需求成都至中歐班列密度大
開行成都至南歐的物流乾線,不僅是戰略佈局,更有現實需求。“土耳其是重要的集散地。”成都鐵路局貨運業務受理部工程師徐姣說,貨物抵達土耳其後,可快速且便捷地發運到周邊國家和城市。鐵路運輸比海運要節約20-30天時間,比航空要節省1/2運費,綜合性價比高,不少企業都會選擇。
首發儀式當天的貨物以百貨和機械為主。成都-伊斯坦布爾班列貨物總攬商、成都DHL物流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承攬的貨物來自全國。
成都至中歐的物流需求也增長迅猛。成都鐵路局數據顯示,“中線”的班列幾乎每天一班,今年以來已開行240餘列,而去年全年僅103列。成都鐵路局貨運營銷中心副主任葉松表示,客戶有需求,鐵路就開班列,這是鐵路供給側改革的新成果,也是鐵路貨運改革的具體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