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新浪網

在參加完2016年第三次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后,7月24日,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長米歇爾·薩潘以及該國央行行長弗朗西斯·維勒魯瓦德加洛特意召開了一場小型新聞發佈會,就英國公投「脫歐」的後續影響以及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貨幣政策分歧等全球性熱點話題,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在內的專訪。

英國「脫歐」還有大量細節亟待討論

NBD:在本次G20會議上,各國財金領導人是如何看待英國公投脫歐這一事件的?

薩潘:我們關注到最近英國「脫歐」公投引起匯率波動,這兩天已經相對穩定。上一次會議曾明確表示了希望英國待在歐盟,不過英國人民並沒有採用這個建議,這次會議大家討論「后英國『脫歐』效應」也很正常。首先,我們討論了英國脫歐初期匯率波動嚴重,但很快穩定了。我們也採取了措施,金融危機讓我們更有抗打擊能力,各國央行也合作得更通暢,我想,這也是這次我們為什麼能夠比過去更高效地應對本次影響。根據英國財長提供的信息,我們也很有必要去理解,「脫歐」對於英國而言更為複雜,英國政府需要時間來理順目前的狀況,再坐下來談判。不過,大家都感覺應該儘快展開談判,以便對未來有更清晰地掌握,降低不確定性。只是現在還有很多細節要討論。

NBD:英國「脫歐」公投撼動了英國在全球的金融地位,有分析稱,從人民幣角度說,可能會選擇在歐盟建立更多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而巴黎似乎非常熱衷於離岸人民幣業務?您認為這對法國而言會是一個機會嗎?

薩潘:坦率說,這也是我們關注了很多年的問題。人民幣計價債券在巴黎發行規模很大,我們很歡迎中國金融機構進入巴黎。英國「脫歐」應該是一個「額外」的推動因素。不過,這更多是法國高層與中國高層之間的事,我們進行了高層對話,也多次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已經取得一些進展。吸引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巴黎應該是處於第一梯隊,我們有自己的競爭優勢,也會盡量爭取。倫敦在泰晤士河邊,巴黎在賽納河邊,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倫敦的金融地位很高,退出歐盟或許會使得其以前固有的優勢消失,可能就會有企業重新思考,到其他國家去尋找更恰當的地方跟歐洲大陸國家做生意。如果這樣,法國就可以加強目前的「渠道」。但英法間不應因此演變為競爭,更多的應是友好地,建立在相互間的監管、質量上,決定是否選擇其他地方設立公司。

貨幣政策分歧根源:各國處於不同經濟周期

NBD: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似乎正在顯現出分歧,比如美聯儲加息同時,部分國家正在進行貨幣寬鬆。您認為如何應對部分國家貨幣政策對全球的溢出效應?

維勒魯瓦德加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讓我詳細地回答。我們聽到過這個表述,但我認為「分歧」這個詞語並不合適。上海會議上我們就達成一致,這次會議也重申這個觀點,我們要共同努力讓利益最大化。其實我們採取的是同樣的方式,只是用於不同的經濟周期,表現出來就是不同的形式。美國的經濟周期早於日本、歐洲,從這個角度來說,美聯儲加息,歐洲央行會選擇降息,就是因為大家所處的經濟周期是不同的,這也是我們G20溝通的重中之重。當然,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競爭性貶值或者以爭取市場份額為目的而實施貨幣政策故意貶值。除了這點,我們每個國家都有權利制定與各自所在周期相對應的貨幣政策。

綜合競爭力中西部第一

「匯聚全球資本·助推西部經濟」,一走進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以下簡稱「成都金融城」)投資服務中心,這幾個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正如宣傳語所言,成都金融城已經聚集了法國安盟保險、甲骨文、聯邦快遞等眾多知名外資企業入駐。

7月24日,成都金融城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羅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作為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主要載體,規劃總面積約為5.1平方公里的成都金融城充分汲取了倫敦、紐約、香港及上海陸家嘴、北京金融街的建設經驗,正向「區域性金融CBD」的目標前進。截至3月末,共入駐各類金融企業311家,總投資額410億元,金融機構聚集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羅雲看來,成都金融城從2009年來,經過多年鋪墊,現已到了加速發展窗口期,因為項目規劃、基礎設施等日趨完善,品牌效應也已形成,「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和高端產業能在這裏聚集,與四川和成都乃至西部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包括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等戰略的全面鋪開,我們也受益於這樣的大背景。」羅雲說。

反過來看,成都金融城的發展也正是成都金融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當前的成都,正在積極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而情況正如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金融研究所執行所長王玉榮所評價,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已有很好基礎,無論是硬體方面,還是軟體條件。金融體系的日趨完善,為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撐。據2015年中國(深圳)綜合發展研究院發佈的第七期CDI中國金融中心指數顯示,成都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排名中西部第一。

瞄準「中國金融第四極」

成都金融業發展愈發迅速,已是中國中西部金融競爭力最高和金融資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這一切,與成都近年著力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緊密關聯。

事實上,早在1993年,國務院就將成都確定為西南地區金融中心;2008年,成都全面啟動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工作。特別是2011年以來,成都金融產業快速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提升,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雛形初現。

眼下,正值成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節點,進一步凸顯了未來成都金融發展的戰略地位——即肩負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發展使命,以「中國金融第四極」總體定位為戰略指引,重點打造「資本市場、財富管理、結算中心、創投融資、新型金融」五大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關鍵性戰略功能。

加快金融對外開放

「今年G20峰會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創新、活力、聯動、包容,這四個詞與成都十分契合。」在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橋雲教授看來,此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落戶成都,除「金融」本身,更離不開這座城市的氣質。

成都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成都已經成為中西部地區金融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城市。「首先從金融機構的數量來講,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的外資金融機構數量是中西部最多的。」他還介紹,成都很早就「走出去」參與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同時,成都還正引入更多海外資金或基金來投資。事實上,憑藉龐大市場規模、強勁的輻射能力及出色的城市魅力,成都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湧入,在西部城市中率先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試點等,今年1~5月全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293.8億元。

下一步,成都將大力加強與中國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等全球著名的財富管理中心合作,打造面向東南亞的財富管理基地。同時,依託「蓉歐快鐵」沿線及「一帶一路」南線多條經濟走廊,實現成都與亞歐知名資本市場在商品期貨、證券、股權、債券等領域互聯互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by 的頭像
    Feby

    Feby 小日記`❤

    Fe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